【黨史學習專欄】建黨百年,聽習近平講黨史故事
文: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新聞 時間:2021-03-22 17:01:08 閱覽數:126
將軍和夫人當農民
在江西蓮花縣玉壺山,龔全珍老人為甘祖昌將軍掃墓。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在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時的講話)
焦裕祿肝癌晚期仍堅持工作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八日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英雄母親送兒抗日
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自由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男女老少齊動員。北京密云縣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全部戰死沙場。華北平原上的一個莊戶人家寫下這樣一副對聯:“萬眾一心保障國家獨立,百折不撓爭取民族解放”;橫批是:“抗戰到底”。這是中華兒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怒吼,是中華民族抗戰必勝的宣言。
“半截皮帶”的故事
(二〇一六年一月五日在視察十三集團軍時的講話)
“半條被子”的故事
(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一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一個軍需處長的故事
(二〇一八年一月五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
“只點一根燈芯”的故事
中央蘇區時期,中央機關領導“每天節約二兩米,使前方紅軍吃飽飯,好打勝仗”,群眾傳唱“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訪貧農”,生動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和艱苦奮斗精神。按照規定夜晚辦公可點三根燈芯,可毛澤東同志帶頭勤儉節約,只點一根燈芯,在昏暗的油燈下寫出《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等光輝著作。
(二〇一九年五月二十二日在江西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
背著金條乞討的故事
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啟耀背著金條乞討數年,歷盡千辛萬苦尋找黨組織繼續干革命,不動用分毫黨的經費。我們只有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才能應對“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才能正確處理公私關系、破除“四風”頑疾。
(二〇一九年五月二十二日在江西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
楊靖宇的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楊靖宇將軍領導抗日武裝冒著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嚴寒,同數倍于己的敵人浴血奮戰,犧牲時胃里全是枯草、樹皮、棉絮,沒有一粒糧食,其事跡震撼人心。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四日在吉林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
Copyright (C) 2009 山西晉城宏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晉城市北石店 電話:0356-3664455 傳真:0356-3663741
備案號:晉ICP備10001415號 晉公網備14050002000591號